内燃机车散热单节的温控阀失效会导致哪些机车运行故障?
在内燃机车散热单节的冷却系统中,温控阀是调节冷却液循环路径的核心部件,其通过感知冷却液温度自动控制阀门开度,平衡散热效率与机车热需求。一旦温控阀失效,将打破冷却系统的热平衡,引发一系列连锁故障,严重时甚至导致机车停运。
温控阀常闭式失效(阀门卡死无法开启)会直接导致柴油机过热故障。正常工况下,当冷却液温度升至 82-88℃时,温控阀逐渐开启,引导高温冷却液流入散热单节降温;若阀门卡死在关闭状态,冷却液将始终处于 “小循环” 状态,无法进入散热单节进行热交换。随着柴油机持续运转,缸套、缸盖等部件的热量无法排出,冷却液温度会在 10-15 分钟内突破 100℃沸点,触发机车高温保护系统。此时仪表盘水温报警灯常亮,柴油机喷油泵会自动减少供油量,导致机车牵引力下降 30%-50%,无法维持额定速度运行。若未及时停机,高温还会使柴油机活塞环与缸套过度磨损,出现 “拉缸” 故障,维修成本可达数万元,且需停运 72 小时以上。
温控阀常开式失效(阀门无法关闭)则会造成柴油机冷启动困难与低负荷工况下的动力损耗。冬季或机车冷启动时,温控阀本应保持关闭,让冷却液在柴油机内部快速升温至最佳工作温度(65-75℃);若阀门始终开启,冷却液会持续流经散热单节,导致升温时间延长至正常情况的 3-4 倍,部分北方地区冬季甚至出现冷却液无法达到工作温度的现象。低温状态下,柴油机燃油雾化不良,燃烧效率下降 15%-20%,不仅油耗增加,还会产生大量积碳附着在喷油嘴和活塞顶部,加剧部件磨损。同时,机油在低温下黏度增大,润滑效果变差,曲轴、凸轮轴等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上升,长期运行会导致机油泵负荷过载,引发机油压力不足故障,进一步威胁柴油机润滑系统安全。
此外,温控阀失效还会破坏冷却系统压力平衡,引发散热单节管路泄漏与辅助部件故障。当温控阀卡死时,冷却液循环路径受阻,系统内压力会异常升高,超过散热单节管路的额定承压(通常为 0.3-0.5MPa)。此时,管路焊接处、橡胶密封件等薄弱部位易出现渗漏,冷却液泄漏量初期可能仅为 50-100mL/h,但随着压力波动,泄漏会逐渐扩大,最终导致冷却系统液位过低,触发低液位报警。若未及时补充冷却液,冷却水泵会因 “空转” 产生气蚀,叶轮磨损速率加快,300 小时内即可出现泵体损坏,进而导致冷却液循环彻底中断,柴油机陷入 “过热停机” 状态。
温控阀失效还会间接影响机车电气系统稳定性。散热单节配套的温度传感器会将异常温度信号传递给机车控制系统(ECU),若温控阀长期失效,ECU 会频繁触发保护机制,导致机车出现 “间歇性降功” 故障,表现为牵引力忽高忽低,严重影响行车安全。部分老旧机车还可能因温度信号紊乱,引发冷却风扇 “常转” 或 “不转” 问题:风扇常转会增加发电机负荷,导致蓄电池充电不足;风扇不转则进一步加剧散热单节热交换效率下降,形成 “故障叠加” 效应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